【编者按】
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和企业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名牌也是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城市的“名片”。然而,品牌却曾一度成为厦门工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块头”在全国名列前茅的企业没几个,本土名牌屈指可数,以至于不少外地人对厦门工业的认识一片空白。这不但与厦门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地位极不相称,也大大影响了厦门工业的拓展空间与对外竞争力。要成为名牌强市,厦门任重道远。
9月的厦门,大海波澜壮阔,海风持久淳厚。
当厦门两企业获评2005年中国名牌的喜讯传来时,这座城市正在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而全力冲刺;场面盛大的第九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方才唱罢落幕;一年一度的厦门博饼节“状元王中王”又粉墨登场。中秋月饼四溢的醇香像有魔力似的,把人们的脚步吸引到了鼓浪屿日光岩,吸引到了改建完成,面貌焕然一新的中山路半步行街;报刊媒体上,时时更新着海峡两岸南音展演暨民间艺术节的最新消息……
这是一个活力四射的城市,在丰收的秋季,在蓝天碧水、阳光沙滩的映衬下。而新添的两块“中国名牌”奖牌,无疑为她增添了几抹绚丽的亮色。
13个产品荣膺“中国名牌”
“坐金龙客车,用厦工机械,打夏新手机,看厦华电视,喝银鹭、惠尔康饮料,用通士达节能灯”,这是市长张昌平在前年厦门市政府奖励“中国名牌”获奖企业的颁奖仪式上发出的倡议口号。2005年9月,这个口号又加上了“用三圈电池”和“吃古龙罐头”。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统计数据表明,截至目前,厦门共有10家企业的13个产品获得了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占全省的20.6%;共有56家企业的66个产品获得福建名牌产品称号,占全省的11.9%。2004年,我市的名牌产品生产企业数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数的5.5%,共实现工业总产值46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8.3%,其中出口15.4亿美元,占全市的11%。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在厦门实现新一轮跨越中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百万大奖“犒劳”名牌企业
自1995年厦门开始实施名牌战略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厦门市实施〈国家质量振兴纲要〉计划》、《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名牌产品发展和加强新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和《厦门市推进名牌产品发展若干政策的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文件,把创名牌工作纳入了政府工作目标,明确了实施名牌工作的各项要求,把创名牌工作作为增创海峡西岸经济区领先优势,全面推进海湾型城市建设、充分发挥经济特区中心城市的龙头作用的一项重要任务。
根据《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名牌产品发展和加强新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和《厦门市推进名牌产品发展若干政策的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文件,我市制定了包括对中国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奖励100万元、对福建名牌产品奖励5万元在内的资金扶持、贷款贴息等奖励政策。
实施名牌工程,重在培育和发展。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在推进名牌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深入企业调查摸底,了解行业龙头企业和有发展前景企业的基本状况和差距,选择有相对优势的电子、食品、机械、轻工等行业的重点产品进行培育,明确我市培育和争创名牌的方向和目标,实行分类指导,发动企业争创名牌。每年都会同有关主管部门,编制我市创建名牌滚动计划,以此逐年扶持推动一批骨干企业,培养带动一批相关企业的发展。今年,该局又推荐了银祥无公害猪肉、正新自行车轮胎等30个产品列入福建名牌产品计划。
名牌产品成市场“领头羊”
名牌产品是衡量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是推动企业迅速占领市场高地的发动机,也是确保企业充当行业领头羊的有力筹码。
推行名牌战略以来,我市的名牌产品保持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名牌促效益的效果进一步显现。据统计,2004年,厦门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平均产值8.33亿元,比2003年增长25.1%,平均出口交货值2754万美元,比2003年提高54%。名牌产品竞争优势明显,市场占有率保持国内领先。
秉承以市场为导向的指导思想,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坚持质量第一,把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加大名牌产品的技术创新投入,取得明显成效,市场占有率也逐步提高。
作为福建省第一批中国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厦门华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自2001年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以来,充分发挥已有的名牌效应和市场优势,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成功研发多媒体液晶电视系列和等离子电视系列,在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国际消费电子年展CES上获得中国十佳平板彩电第一名和第二名,成为中国平板彩电市场领头羊。
目前,厦华、厦工、涌泉拥有自己的企业博士后研究站,夏新、通士达等投入大批资金成立技术中心,厦华每年拿出销售额5%以上的经费投入科研,通士达更是高达6%。
名牌战略助力产业集群
我市名牌战略成效显著,名牌企业大多已经成为本行业的领头羊,为我市形成较为合理有效的产业集群布局做出了重要贡献,形成了以“老三大”支柱产业的电子、机械、化工与“新三大”支柱产业的光电、海洋生物医药、软件并起的可喜局面。
目前,我市除戴尔、柯达、ABB、可口可乐等世界知名品牌外,还有以翔鹭石化、翔鹭化纤、柯达感光、明达塑胶、正新轮胎为代表的化工行业,以厦华、夏新、宏发、法拉为代表的电子行业,以厦工、金龙联合、金龙旅行车、厦船重工为核心的机械产业集群,以通士达照明、东林电子、三安电子、华联电子为代表的光电行业,以星鲨集团、鼎炉实业、金日制药、金达威维生素为代表的医药行业,以巨龙软件、东南融通、实达科技为代表的软件行业。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凭借着强大的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成为我市各个行业的领头羊,发挥强有力的凝聚作用,形成行业、产业的“航空母舰”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有力地支撑着全市的经济发展,这些名牌产品不仅给企业带来蓬勃生机、提高整体质量竞争水平,同时也对全市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人说,厦门市长期坚持“优一强二进三”的产业发展思路,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各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已经初显雏形。而名牌企业带动产业集群的形成,通过配套企业间的专业化协作,以及战略上的共享活动,使效率上升,制造成本下降,学习曲线缩短,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综合竞争力及市场应变能力。
厦门日报2005/9/23
|